【良興小教室】筆電挑選指南-WINDOWS篇(中)
還記得達人上一篇筆電挑選指南嗎?
達人又來上課啦!照過來、照過來,筆記準備好了嗎?
上次講完CPU、RAM、GPU,今天要來繼續聊聊其他硬體設備~
那我們開始囉~孩子,讓專業的來
一、儲存
先說重點:無論是什麼用途,SSD都是標配。
一定有人會問為什麼?
原因是因為2.5吋的HHD(傳統硬碟)轉速通常只有5400轉(少數高階筆電會配到7200轉),快取也很少,速度非常慢,而SSD體積小、重量輕又快速,而且不怕震動。
P.S.因為原理很複雜,白話來說HDD的運作原理是靠磁頭讀取高速旋轉的磁盤,受到震動很容易傷到磁盤與磁頭。
如果你是預計只用單SSD,容量建議選到256G,因為一般人的習慣就是所有東西通通丟C槽,只有128G很容易就滿了。
如果你喜歡的機種是雙碟機,恭喜你,同時兼顧速度與容量,可以果斷下手~
老師、老師、我有問題~ 原裝SSD/加裝SSD的優缺點?
我想這是很多顧客心中的疑問,以下達人來細細做解說
◆原裝SSD顧名思義就是原廠裝好了
優點
1.原廠已經做好設定及DEBUG,較不會有問題
2.沒有不當加裝使電腦損壞的風險
3.不用擔心規格有誤
缺點
1.價錢與自己加裝相比,通常較貴
2.無法選擇自己喜歡的硬碟廠牌
3.容量通常偏小(128~256G)
◆加裝就是店家/自己加裝SSD,再轉移系統/重灌到SSD上
優點
1.價格較便宜
2.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硬碟廠牌
3.容量可依自己喜歡決定大小
缺點
1.自己加裝/非原廠認證廠商的加裝,原廠不保固
2.需要確定規格,SSD有分成普通2.5寸大小SATA SSD / M.2 SATA SSD / M.2 PCIE SSD
3.不當的加裝有損壞的風險
4.有些舊款筆電,要做雙碟機須拆除光碟機
二、螢幕
筆電螢幕主要以 13吋以下 / 13.3吋 / 14吋 / 15.6吋 / 17.3吋 為主,各尺寸都有其優缺點,以下個別解說:
◆13吋以下
13吋以下的筆電通常是以變形筆電為主(就是所謂的變形平板),如 : ASUS變形金剛、Surface Pro。
這種尺寸非常適合攜帶,輕巧無負擔,對於拿來做筆記的學生族群和需要快速展示簡報的業務族群很適合,價格較便宜。
然而他的缺點就是螢幕太小,性能都不會太好,僅適合文書使用。加上是超輕薄設計,通常沒有什麼擴充性,選擇性最少。
◆13.3吋
13.3吋的筆電也蠻適合攜帶,且多數廠商都會把13.3吋的機型做成超輕薄款式,適合需要出差的上班族及要常做小組報告的學生族群。缺點同上由於超輕薄設計,擴充性較差,效能看機種,目前新機的價格都偏貴,而且選擇偏少。

◆14吋
14吋的筆電算是現在商務筆電的主流尺寸之一,適合攜帶,選擇就多很多了,稍微有一點擴充性,幾乎所有背包都可輕鬆攜帶14吋筆電,且螢幕大小適中,在攜帶與易用性方面取得了平衡。
然後14吋以下的筆電有個通病,因為要輕量化,所以大部分的機型RAM都是ONBOARD的,擴充槽通常只剩1個甚至無法擴充,在購買前建議先做好功課或詢問店員喔~

◆15.6吋
這個尺寸算是現在商務及電競筆電的主流尺寸,但15.6吋的大小很尷尬,介於可攜帶與不好攜帶之間。不過還好,近年推出許多窄邊框筆電和輕薄電競筆電,在攜帶上都比一般的厚邊框筆電或傳統的電競筆電方便很多。
而螢幕15.6吋剛好不會太小,擴充性比較高(當然有些例外)。不過15.6吋對於常帶筆電出門的用戶負擔可能會太大,單筆電重量輕則1.6KG,重則直逼3KG,所以你如果需要常帶筆電出門,還是會建議優先考慮14吋的機種,而對於一些不常帶筆電出門的用戶,15.6吋筆電算是最佳選項。

◆17吋
這個尺寸目前是高階電競筆電最愛用的尺寸,螢幕很大外,擴充性極高,最高規效能上也狠甩上面尺吋最高規好幾條街,然而多數背包都塞不下17吋筆電,加上重量隨便都突破2.5KG,不太適合需要常帶筆電出門的用戶。

私心建議如果沒有特別需求或執著,買PC會比較好,一樣的效能不只價格比較便宜,損壞率也比較低。
談完尺寸,就要來聊聊面板拉,筆電螢幕面板通常分為三種 :TN、 VA 及 IPS。
其中的差異在於「液晶翻轉方式不同」,也因此影響且造就了該面板的特性。
以下稍為簡單介紹各面板特色:
◆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
TN面板的特性就是反應速度快且較便宜,但顏色沒有那麼漂亮,可視角度也沒那麼廣。目前較少搭載於筆電上了。
◆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排列技術)
適合看電影或影音娛樂的使用者
VA面板的特色就是對比度高。液晶螢幕都是由一背光模組來發光,而要做出所謂的「黑色」是要利用液晶的翻轉與排列來擋住背光模組打出來光。VA面板的液晶翻轉方式剛好最能把光擋得很死,所以它的暗部(黑色)細節表現最好。
那你可能會問:暗部(黑色)細節表現好有什麼好處呢?
看官們,試著回想是否有過以下的經驗~
使用螢幕看一個場景,不論是電影或遊戲內的場景,畫面太暗一片漆黑,所有的細節都被黑給吃掉了,這就是對比度不足的問題。VA面板能讓真正的黑「黑」起來,能將黑暗中的細節呈現得更明顯。常用電腦螢幕看電影、喜歡恐怖遊戲、冒險遊戲或黑暗的場景比較多的使用者就可考慮VA面板的螢幕。
◆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轉換技術)
設計人員或要求畫面精美的使用者
IPS面板的特色在於色彩度精準且漂亮,許多設計人員都會選擇IPS面板。
但IPS面板有一個不好的特性我們稱之為IPS Glow。當你使用IPS面板的螢幕時,可能會發現在一個黑暗的背景的情況下會看到螢幕的邊緣的某些區域比其他區域還要亮,感覺就像是面板在發光一樣,這就是我們所謂的IPS Glow。
他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完全是因為IPS面板裡面的液晶結構排列的關係,是IPS面板的特性,目前還無法用技術克服。但別擔心,IPS Glow只有在黑暗的背景與環境下才比較明顯,一般不太影響正常遊戲的畫面表現。
隨著科技發展,現在的IPS面板反應速度也不輸TN和VA了。
來個快速而易懂的評比:
反應速度:TN > IPS、VA
對比度:VA > TN、IPS
色彩精準度:IPS > VA > TN
最後來談談色域
除了只需要100% sRGB的專業人士(網頁開發)的人之外,
目前螢幕不管專業用途還是娛樂用途, 色域越廣可以說是就是越好。
不管是光譜上的理想度, 還是人眼的討喜度而言,色域越廣等於色彩深度越深,也可以說是更鮮豔有活力。
色域標準有sRGB(≅Rec.709)、NTSC(1931/1976)、AdobeRGB、DCI-P3、REC.2020(BT2020)。
Windows系統都使用sRGB色域(相當72%NTSC),是根據美國國家電視系統委員(NTSC)會制定的標準來判斷螢幕的色域大小。
而螢幕的濾光片、發光源(CCFL燈管或LED燈)配置都會改變螢幕的顯色域。
螢幕顯色域比例越大,代表螢幕越能顯現出更多的真實色彩,也代表螢幕的設計更為複雜、成本更為高昂、調教及品管標準更高!
一般家用的電視色域多半為72% NTSC,通常超過90% NTSC才會稱為廣色域。
一般筆電廠商所使用的螢幕多半為45% NTSC,而超過70% NTSC的筆電螢幕就能稱為廣色域螢幕了。
較常見的筆電螢幕色域:
◆45% NTSC螢幕: 常見的筆電螢幕,成本低廉,顯色真實度差
◆60% NTSC優質色域螢幕: 品質優良的筆電螢幕,多用於中高階機種
◆72% NTSC廣色域螢幕: 顯色真實度等同於電視,適合瀏覽照片、影片
◆84% (SHARP IGZO) 90%、93%、94%、95% NTSC超廣色域螢幕: 專業級螢幕,色彩不失真,適合用來繪圖
欲知更多筆電挑選詳情,且待下回分曉~
【良興小教室】筆電挑選指南-WINDOWS篇(上)
一、儲存
先說重點:無論是什麼用途,SSD都是標配。
一定有人會問為什麼?
原因是因為2.5吋的HHD(傳統硬碟)轉速通常只有5400轉(少數高階筆電會配到7200轉),快取也很少,速度非常慢,而SSD體積小、重量輕又快速,而且不怕震動。
P.S.因為原理很複雜,白話來說HDD的運作原理是靠磁頭讀取高速旋轉的磁盤,受到震動很容易傷到磁盤與磁頭。
如果你是預計只用單SSD,容量建議選到256G,因為一般人的習慣就是所有東西通通丟C槽,只有128G很容易就滿了。
如果你喜歡的機種是雙碟機,恭喜你,同時兼顧速度與容量,可以果斷下手~
老師、老師、我有問題~ 原裝SSD/加裝SSD的優缺點?
我想這是很多顧客心中的疑問,以下達人來細細做解說
◆原裝SSD顧名思義就是原廠裝好了
優點
1.原廠已經做好設定及DEBUG,較不會有問題
2.沒有不當加裝使電腦損壞的風險
3.不用擔心規格有誤
缺點
1.價錢與自己加裝相比,通常較貴
2.無法選擇自己喜歡的硬碟廠牌
3.容量通常偏小(128~256G)
◆加裝就是店家/自己加裝SSD,再轉移系統/重灌到SSD上
優點
1.價格較便宜
2.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硬碟廠牌
3.容量可依自己喜歡決定大小
缺點
1.自己加裝/非原廠認證廠商的加裝,原廠不保固
2.需要確定規格,SSD有分成普通2.5寸大小SATA SSD / M.2 SATA SSD / M.2 PCIE SSD
3.不當的加裝有損壞的風險
4.有些舊款筆電,要做雙碟機須拆除光碟機
二、螢幕
筆電螢幕主要以 13吋以下 / 13.3吋 / 14吋 / 15.6吋 / 17.3吋 為主,各尺寸都有其優缺點,以下個別解說:
◆13吋以下
13吋以下的筆電通常是以變形筆電為主(就是所謂的變形平板),如 : ASUS變形金剛、Surface Pro。
這種尺寸非常適合攜帶,輕巧無負擔,對於拿來做筆記的學生族群和需要快速展示簡報的業務族群很適合,價格較便宜。
然而他的缺點就是螢幕太小,性能都不會太好,僅適合文書使用。加上是超輕薄設計,通常沒有什麼擴充性,選擇性最少。
◆13.3吋
13.3吋的筆電也蠻適合攜帶,且多數廠商都會把13.3吋的機型做成超輕薄款式,適合需要出差的上班族及要常做小組報告的學生族群。缺點同上由於超輕薄設計,擴充性較差,效能看機種,目前新機的價格都偏貴,而且選擇偏少。

◆14吋
14吋的筆電算是現在商務筆電的主流尺寸之一,適合攜帶,選擇就多很多了,稍微有一點擴充性,幾乎所有背包都可輕鬆攜帶14吋筆電,且螢幕大小適中,在攜帶與易用性方面取得了平衡。
然後14吋以下的筆電有個通病,因為要輕量化,所以大部分的機型RAM都是ONBOARD的,擴充槽通常只剩1個甚至無法擴充,在購買前建議先做好功課或詢問店員喔~

◆15.6吋
這個尺寸算是現在商務及電競筆電的主流尺寸,但15.6吋的大小很尷尬,介於可攜帶與不好攜帶之間。不過還好,近年推出許多窄邊框筆電和輕薄電競筆電,在攜帶上都比一般的厚邊框筆電或傳統的電競筆電方便很多。
而螢幕15.6吋剛好不會太小,擴充性比較高(當然有些例外)。不過15.6吋對於常帶筆電出門的用戶負擔可能會太大,單筆電重量輕則1.6KG,重則直逼3KG,所以你如果需要常帶筆電出門,還是會建議優先考慮14吋的機種,而對於一些不常帶筆電出門的用戶,15.6吋筆電算是最佳選項。

◆17吋
這個尺寸目前是高階電競筆電最愛用的尺寸,螢幕很大外,擴充性極高,最高規效能上也狠甩上面尺吋最高規好幾條街,然而多數背包都塞不下17吋筆電,加上重量隨便都突破2.5KG,不太適合需要常帶筆電出門的用戶。

談完尺寸,就要來聊聊面板拉,筆電螢幕面板通常分為三種 :TN、 VA 及 IPS。
其中的差異在於「液晶翻轉方式不同」,也因此影響且造就了該面板的特性。
以下稍為簡單介紹各面板特色:
◆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
TN面板的特性就是反應速度快且較便宜,但顏色沒有那麼漂亮,可視角度也沒那麼廣。目前較少搭載於筆電上了。
◆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排列技術)
適合看電影或影音娛樂的使用者
VA面板的特色就是對比度高。液晶螢幕都是由一背光模組來發光,而要做出所謂的「黑色」是要利用液晶的翻轉與排列來擋住背光模組打出來光。VA面板的液晶翻轉方式剛好最能把光擋得很死,所以它的暗部(黑色)細節表現最好。
那你可能會問:暗部(黑色)細節表現好有什麼好處呢?
看官們,試著回想是否有過以下的經驗~
使用螢幕看一個場景,不論是電影或遊戲內的場景,畫面太暗一片漆黑,所有的細節都被黑給吃掉了,這就是對比度不足的問題。VA面板能讓真正的黑「黑」起來,能將黑暗中的細節呈現得更明顯。常用電腦螢幕看電影、喜歡恐怖遊戲、冒險遊戲或黑暗的場景比較多的使用者就可考慮VA面板的螢幕。
◆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轉換技術)
設計人員或要求畫面精美的使用者
IPS面板的特色在於色彩度精準且漂亮,許多設計人員都會選擇IPS面板。
但IPS面板有一個不好的特性我們稱之為IPS Glow。當你使用IPS面板的螢幕時,可能會發現在一個黑暗的背景的情況下會看到螢幕的邊緣的某些區域比其他區域還要亮,感覺就像是面板在發光一樣,這就是我們所謂的IPS Glow。
他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完全是因為IPS面板裡面的液晶結構排列的關係,是IPS面板的特性,目前還無法用技術克服。但別擔心,IPS Glow只有在黑暗的背景與環境下才比較明顯,一般不太影響正常遊戲的畫面表現。
隨著科技發展,現在的IPS面板反應速度也不輸TN和VA了。
來個快速而易懂的評比:
反應速度:TN > IPS、VA
對比度:VA > TN、IPS
色彩精準度:IPS > VA > TN
最後來談談色域
除了只需要100% sRGB的專業人士(網頁開發)的人之外,
目前螢幕不管專業用途還是娛樂用途, 色域越廣可以說是就是越好。
不管是光譜上的理想度, 還是人眼的討喜度而言,色域越廣等於色彩深度越深,也可以說是更鮮豔有活力。
色域標準有sRGB(≅Rec.709)、NTSC(1931/1976)、AdobeRGB、DCI-P3、REC.2020(BT2020)。
Windows系統都使用sRGB色域(相當72%NTSC),是根據美國國家電視系統委員(NTSC)會制定的標準來判斷螢幕的色域大小。
而螢幕的濾光片、發光源(CCFL燈管或LED燈)配置都會改變螢幕的顯色域。
螢幕顯色域比例越大,代表螢幕越能顯現出更多的真實色彩,也代表螢幕的設計更為複雜、成本更為高昂、調教及品管標準更高!
一般家用的電視色域多半為72% NTSC,通常超過90% NTSC才會稱為廣色域。
一般筆電廠商所使用的螢幕多半為45% NTSC,而超過70% NTSC的筆電螢幕就能稱為廣色域螢幕了。
較常見的筆電螢幕色域:
◆45% NTSC螢幕: 常見的筆電螢幕,成本低廉,顯色真實度差
◆60% NTSC優質色域螢幕: 品質優良的筆電螢幕,多用於中高階機種
◆72% NTSC廣色域螢幕: 顯色真實度等同於電視,適合瀏覽照片、影片
◆84% (SHARP IGZO) 90%、93%、94%、95% NTSC超廣色域螢幕: 專業級螢幕,色彩不失真,適合用來繪圖
欲知更多筆電挑選詳情,且待下回分曉~
【良興小教室】筆電挑選指南-WINDOWS篇(上)
原文來源:良興-台北光華店臉書粉絲團
作者:K